
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
- 全國咨詢熱線:
- 0411-84821171
詳情介紹:
◆◆◆建設背景
2018年3月,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確定組建自然資源部,并明確其職責是承擔建立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
2019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該意見指出,要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體現戰略性、提高科學性、加強協調性,強化規劃權威,改進規劃審批,健全用途管制,監督規劃實施,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依據政策要求完成兩部分信息化平臺建設工作,在完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上同步構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
2019年5月28日,自然資源部印發《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啟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和實施管理工作。至此,我國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和實施管理工作正式全面開始!
建設完善省、市、縣各級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成果為基礎,整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所需的各類空間關聯數據,形成坐標一致、邊界吻合、上下貫通的一張底圖,作為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工作基礎。依托平臺,以一張底圖為基礎,整合疊加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成果,實現各類空間管控要素精準落地,形成覆蓋全國、動態更新、權威統一的全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為統一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強化規劃實施監督提供法定依據?;谄脚_,同步推動省、市、縣各級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設,為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和實施監管機制提供信息化支撐。
根據多年海洋領域的ArcGIS開發經驗和最新的國土空間規劃信息化技術,我公司推出了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解決方案,完全有能力配合政府部門和編制單位,推動國土空間規劃行業的信息化建設任務的落實。
◆◆◆系統概述
面向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規劃編制單位、科研院所、社會公眾,通過分析國土空間規劃管理對信息化和智慧化的需求,建設了國土空間規劃數據庫、指標庫、模型庫、知識庫,提供空間數據、指標模型、成果質檢等服務支撐,提供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規劃分析評價、規劃成果審查與管理、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估預警、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指標模型管理等業務應用,助力規劃工作向數字化生態文明方式上轉變。
◆◆◆系統內涵
◆◆◆構建數據體系
◆◆◆系統架構
全局構建:落實國家政策要求,在“一張圖”功能全覆蓋的基礎上,充分考慮系統融合,形成“四個庫、一張圖、六應用”的系統整體架構。
◆◆◆系統功能
1.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應用
服務于規劃編制及管理工作。三級數據資源目錄,涵蓋:現狀、規劃、管理、社會經濟四個層面相關數據
2.國土空間規劃分析評價
服務于規劃編制工作。提供規劃底板數據處理、雙評價、雙評估的輔助工具。
提供可視化的成果應用。
按空間類和非空間類指標顯示,從安全、協調、綠色、共享、創新開放6個方面,展示基本、推薦、特色3類指標。
3.國土空間規劃成果審查與管理
面向國土空間規劃成果審查過程,建立國土空間規劃成果審查與管理應用,提供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以及專項規劃成果質檢、規劃成果輔助審查和規劃成果管理功能,對審查各階段的規劃編制成果進行管理和利用。
4.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估預警
【定期評估】創新實現利用空間數據直接生成相關指標,對接國家平臺,生成填報指標、輔助生成評估報告。
【監測預警】對指定指標進行預警監測,當超過預警臨界值時,及時預警,輔助生成預警報告;對指定監測的管控邊界出現突破情況時,及時預警,輔助生成預警報告。
5.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
整合集成或接入有關部門資源環境監測數據,實現數據的定期或不定期錄入。以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為依托,按照預警等級進行區域劃分并管控,實現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監測。
6.國土空間規劃指標模型管理
【指標管理】通過指標管理、指標計算配置、指標值管理及數據字典管理功能,實現對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現狀評估指標項、指標體系及指標元數據、指標維度、指標值、指標狀態及指標計算方式等的信息化管理,便于指標庫的快速操作、更新維護以及指標的動態調整。
【模型管理】對國土空間規劃的各類評價模型、管控模型、審查模型進行算法開發實現,通過算法注冊、數據源管理進行模型構建,實現模型的統一管理和應用,為國土空間規劃審查、監測、評估和預警等提供模型計算支撐。
◆◆◆系統特色